【影評/心得】2017 (英/美)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意外]- 憤怒的迴圈使人停留在原點

IMDB: 8.3 (連結)


簡評:

劇情無懈可擊,開始、中段以及結束一切都很完美。

搭配上鄉村風音樂,整個美國中部小鎮的生活隨著包覆在其中的衝突,慢慢但清楚地被勾勒出來,我們都像是隨著導演的鏡頭信步走在這塊土地上,去看潛藏在故事背後那些人性的爭議。

而演員更是沒有弱角,也沒有刻劃不足的問題,應該在故事中提到的部分都已經說盡,剩下的,未完的,就留給觀眾想像了。

簡言之,得到奧斯卡數個獎項我也不會意外吧。




===========以下有雷===========

[充滿轉折的劇情]


劇本真的是有種讓人拍案叫絕的感覺。

一開始只是簡單的一個發想: 將多年未被使用也未被關注的三個看板簡單的寫上三段話。

但沒想到後續帶來的結果讓人始料未及。

(真應該稱讚Mildred是個行銷天才)



首先是警局方面的反擊,讓看板公司被威脅,也讓Mildred工作的紀念品店老闆被捕。

在這裡帶出Willoughby及Dixon的人格特質,前者被小鎮居民敬重愛戴著,後者則是被瞧不起的種族歧視媽寶。

這時Mildred不輕易屈服的個性也讓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一種美式硬漢偵探電影裡主角的頑強感。



隨著劇情的推進,家庭的衝突也顯現出來,這時透過前夫Charlie我們漸漸理解了事情更深層的背景,此時Mildred的個性再次被觀眾檢視,原本的強韌現在看起來是固執,觀眾開始偏離主角。





故事中段稍稍帶開主線,從Willoughby度過"完美的一天"而後自殺,將整個衝突升級,也讓觀眾產生更強的緊張感。

這時可以說Willoughby扣下的板機不只殺了自己,也殺了觀眾對於破案的想像。

在此之前,還在想像三塊告示板對破案會有甚麼幫助的觀眾,現在只會想著Mildred會因此遭受到甚麼樣的報復。

原本的案件從這刻開始不再是重點,而是一連串的冤冤相報:

Dixon將Red Wilby痛毆並丟出窗外(自己被解雇)、Mildred開車送孩子去學校被丟飲料(同學被Mildred教訓)、三塊看板被燒(警局被Mildred燒毀)。



這開啟了"憤怒的迴圈",直到Penelope的一段話作為結束:

"All this anger just begets greater angers"

而後看似劇情走向了終局,Dixon對Red道歉,並意外找到嫌疑人,這時觀眾本已放棄的希望再次燃起,但一切又很快灰飛煙滅。

但是就像Mildred說的"some other poor girl's probably out there being butchered."

所以兩個人再度啟程,只是後續留給觀眾無限想像。



故事環環相扣的緊湊感以及讓人無法預料情節走向的意外感,將本片從一個簡單的小石頭滾成勢不可擋的巨大雪球,狠狠撞擊觀眾後,再留下驚愕的我們在原地,我們發現那個雪球在冰晶散落後,其實還是只是原本的小石頭。


[檢討被害人、歧視以及憤怒]


故事前段是典型的對於檢討被害人的反諷,甚至相信有些觀眾也認為,Willoughby也並非兇手,他也已經做了能做的,何必要這麼偏激的行事。

首先,作為旁觀者,都犯了"不作為"的錯。

這從Mildred對神父說的話中可以窺知一二,不管這件事情這樁犯罪是不是我們做的,對於袖手旁觀的人,就犯了"不作為"的罪。



這邊做個思想實驗: 一個老人心臟病發倒在路邊,某個人邊講手機邊經過他,瞄了一眼就繼續講手機然後揚長而去。

老人的心臟病並非此人引起,法律上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救人,於理於法都不能說這個人有甚麼錯。

他只是選擇了"不作為"。

但既然"不作為"可以是一種行動,也就可以是一種錯誤,甚至是一種罪。

所以才會有"你我都推了一把"這樣的說法(儘管已經變成負面用語)。

當然,小鎮居民不是警察也不能做甚麼,但是當沒有人再繼續重視這樁案件時,他們也沒有任何立場跳出來指責Mildred不該再次引起眾人注意。

而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問題是出在強暴殺人犯身上,但被指責的卻是Mildred。

前夫更是典型的檢討被害人,說些如果不是妳怎樣妳女兒現在就還會在之類的話。



Dixon更是一天到晚只想著要怎麼搞Mildred讓她撤掉告示,而非多關注於案情上。

事實上,透過回憶,我們看到Mildred不讓女兒開車(因為吸了大麻),還嗆說希望她被強暴,回到現實,對應到的是女兒空蕩的房間。

這一幕讓本來已經偏離主角的觀眾們忽然得以重新理解這個角色的心境: 她的倔強是一種自責的轉化。

所以不用別人來檢討她,她已經深深陷入不可理喻的自我厭惡裡無法自拔,因此將這種對自我的仇恨轉化為可能引起反感的偏激行動,這不僅是對女兒,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

我覺得這些都是導演對現實最好的反諷。

我們根本不會知道那些被害人經歷了怎樣的自我反省過程,還一副大義凜然的說著如果...就...的假設,好像以為人生就像遊戲可以safe and load這麼簡單就重來一樣,其實都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鍵盤大師而已。

本片另外還包含了各種歧視議題,像是女性、種族、殘疾等,讓美國中部小鎮好像在過了100年的今天還是跟20世紀剛開始一樣,但我覺得也許這個議題本身也是一種歧視吧,對美國落後小鎮的刻板印象。



最後,本片討論的憤怒議題,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但這些憤怒難道不會帶我們去任何地方嗎?

在本片中,一開始的憤怒是Mildred對自己的憤怒,而隨之而來的一連串結果最後導致的是Dixon住進了Red的病房,在那裏Red的反應讓一切回到原點,各方角色開始和解。

所以事實上憤怒仍然推進了我們的生活,就像推進了本片劇情一樣,但是在任何一刻,當放下的時候,會發現其實哪裡也沒有到達。

因此當最後Mildred跟Dixon開著車準備去找那個強暴犯時,我們無法說出他們是即將跨出新的一步還是又會發現自己回到原點,畢竟推動著他們行動的,仍然是憤怒。

但是透過這三個告示板引發的這段故事,也許讓我們對他們更多了一些信心。They will decide along the way.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