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心得】躍遷

今天要分享的書是「躍遷」,是一本含金量極高,也是我2020年截至目前為止讀到我個人最推薦一定要看的一本書。作者古典是中國三百萬冊暢銷書《拆掉思維裡的牆》作者,也是邏輯思維「得到」APP「超級個體」專欄作家,以及清華大學生涯規劃客座專家。




推薦指數:10/10
Key Takeaway:

1. 獲得百倍收益的關鍵,並不是百倍努力。高手和你的差距,在於如何應用正確的學習方式達到躍遷。(躍遷:跨越式的成長)
2. 高手擅長做選擇(在高價值區,做正確的事。)有效率的學習(功利導向、連線學習、終生提問、形成知識晶體)、系統性思考(破局)、以及有著極高的內在修煉。
3.知識IPO:透過input(輸入問題)、process(解決問題)、output(輸出產品,把結果散佈出去),將知識變成價值。

在寫key takeaway時,其實下筆困難。整本書對我而言含金量太高,每個章節甚至每個段落對我而言都有很多takeaway。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絕對要自己把這本書讀完,因為光看摘要其實很難完全理解這本書想表達的真正概念。


第一章節主要為作者破題,告訴大家所謂的高手,其實不是只靠「努力」:而想要成為高手,就要能理解高手如何一次次的透過有效的學習不斷 「躍遷」。

可怕的不是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優秀的人方法論比你正確太多。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相信任何人常常都會面臨到所謂的「知識焦慮」——面對層出不窮且迭代快速的新知,到底該怎麼樣學習?

事實上在現代,知道知識在哪,比知道知識是什麼更重要。未來世界的認知能力,是找到資訊的搜索能力、運用資訊的思考能力以及從大量資訊裡抓取趨勢的洞察能力。適度地把自己的大腦外包一部分,聚焦於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大腦不該用來記憶,而是要用來觀察、思考、創造和影響他人。

在高價值區,正確的事。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第二章重點環繞在「高手如何選擇」。今天是一個機會更多,但機率更小的世界。處處有機會,就是處處有競爭。越是開放的市場,越需要專注於核心競爭力。當資源豐富時,選擇的能力比執行更重要。讀書、識人、修煉不是重點,關鍵是讀哪些書?認識什麼人?修煉什麼能力?抓住哪個機會?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高手在選擇時,秉持著兩個最重要的核心原則:
1. 對內:通過二八法則三次方,持續放大自我效能
2. 對外:通過移動道系統的頭部,獲得系統巨大的推動力(頭部效應)

先來談談何謂二八法則放大效能。「二八法則」應該大家都聽過,也就是80%的產出源自20%的投入。找到所謂「高價值」區(也就是二八法則中的20%),讓小投入撬動更大的收益
與其用100%的精力學習一個領域的100%,不如用20%的精力學習每個領域80%的精華。

<舉例>
新東方名師的成功路徑:先投入20%的時間,把「專業知識」提升到80分,然後開始研究「課程設置」,同樣不求百分之百,快速達到80分,下一步是研究怎樣才能他講得更好的「呈現技巧」,怎樣讓自己顯得更有魅力,最後調整一下自己的學習模式和狀態。
這種小的投入能撬動更大收益的工具,就是槓桿。找到系統內的槓桿點,能迅速放大一個人的努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二八法則為例,進一步想,每個20%裡面仍遵循二八法則。因此二八法則三次方,你的效率就是別人的六十四倍。
二八法則:20%——80%
二八法則兩次方:4%——64%
二八法則三次方:0.8%——51.2%

再來談談頭部效應。簡單來說,頭部效應就是「站對位置比努力更重要」。數據顯示,頭部品牌吸引的注意力為40%。第二名20%,第三名7–10%,其他人共分其餘的30%。這樣的結果表示,頭部會帶來很多的關注和影響力,加速度更快,並形成如下方的循環。

高注意➤高收益➤高投入➤高增長

舉例來說,微信大號能收到最多的讀者點評,聚攏最好的人才考策略,招納最多好的寫手,這個龐大的讀者群也會吸引最好的老師去講課。
一個充分競爭、互聯的時代,是幾個頭部與眾多長尾的時代。而收益不僅和能力相關,更與站位相關。優係是一種系統的顯現。因此,如何找到自己的「頭部」也是躋身高手的重要技能。
頭部就是你所在賽道裡的高價值並且有優勢的領域。

何謂高價值?➤投入產出比最高的20%賽場。(外部)e.g:產業龍頭
何謂高優勢?➤實力排在賽場序列的前20%。(內部)e.g:自己的長處

舉例:
頭部➤高價值,高優勢:高價值區的第一陣營,是風口上的獨角獸、名校的優等生、熱門電視劇的女一。
肥尾➤高價值,低優勢:高價值區的第三、四陣營,獨角獸公司裡打雜的、名校的差生。
小山頭➤低價值、高優勢:小山頭的山大王、小公司的核心員工。
所謂的頭部效應,即是從價值出發並考量自身優勢,透過觀察和判斷,搶佔高價值、有優勢的頭部,然後從小頭部做到大頭部。

第三章討論「連線學習」,找到知識源頭並提升認知效率。

在知識爆炸、終身學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拼的不是學與不學,而是認知效率。學習前,想明白學什麼、怎麼學、有什麼用和如何兌現。

高手與凡人的差距,其中一項即為「學習的方式」。何謂高手的學習方式?
書中討論了以下幾點:
  • 找到知識的源頭
    辨別一二三四手資訊,走向知識的源頭,不要老是閱讀「雞湯」類型的四手資訊。
  • 功利讀書法(持續問why)
    抱著極強的「目的性」,持續的詢問自己「為何要學」,而不是盲目的囫圇吞棗。讀書切記勿從「第一頁」開始讀書,要先看綱要,了解架構,以便在讀的過程中不斷檢視自己是否解決想解決的問題。如果一個知識不能被用來解決問題,就不值得學習。你需要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知識。專注於你的問題,調用多元知識。在目標上專注,在手段上多元。未來沒有專業,真正的專業是你「特別擅長解決某類型的問題」,才不會管你掉用了哪些學科。
  • 所謂的「成長複利」,是建立在以下兩點原則之上:
    。 今天學到的知識,明天要運用到新一輪的知識學習中去
    。不能忘記
  • 連線學習
    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調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才是最重要的,並不需要事事都理解100%。(過去一定要自己完全學通了,才能教人。資訊時代,往往是一個15分的人教一個5分的人。)因此在現代,你不需要懂,只要知道誰知道就好。當一群相當的大腦互聯,會變成一個 「知識量、理解能力升級」的集體。個體能力被指數級放大,觀察範圍變大,一個人只負責正面進攻,不用管背後,力量也更加集中。
  • 把知識變成價值
    透過把知識轉化為知識晶體,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並將知識系統化輸出,幫助更多人。

    • 知識IPO方法:
      1. 輸入問題(input a question),以持續解決問題為目標
      有一個真實、高價值,且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太廣泛會導致無解。
      eg:如何找到鍾愛一生的事業?(因為鍾愛一生是”回顧“出來的)
      2. 解決問題 (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學科知識為手段
      過程以解決問題為準則,持續問自己是否有用。一但你能解決一個問題,就要嘗試多解決同類型的問題,逐漸讓這個解決方案能夠應對不同的情境,自我進化。
      3. 輸出產品(output),通過諮詢研發、授課整合和寫作,讓思想產品化。
      大部分人欠缺的,是把解決問題的結果傳播出去。寫作能把這些知識形成體系,整理成能出手的「知識晶體」。
第四章講高手如何「破局」。為什麼很多問題無解?因為答案根本不在系統內。看懂系統,才能破局。

面對困境,只能「破局」。而所謂的局,就是「系統」。

當一件事情變成來來回回的輪迴,無論怎麼調整都無法改變,問題可能出現在「系統外」。因此要解決問題,要懂的如何 「破局」。

所謂改變,又分為:
第一序改變:系統內改變,改變狀態,改變體驗 (系統本身沒有變)
第二序改變:對於系統的改變,改變模式,改變結果 (改變系統 — — 破局)

舉例來說,要解決減肥輪迴( 少吃 — 瘦 — 忍不住吃 — 胖 — 減肥),不該是少吃,而是加速代謝。(少吃是一種降低新陳代謝的方式減肥,這和目標背道而馳)
所謂的躍遷,就是一次次讓自己做第二序改變,一次次破局。只要不改變系統的內在結構和功能,即使替換所有的元素,系統也會保持不變,或緩慢變化。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識別所在的系統。

系統中最重要的兩個關係為時間關係(迴路)和空間關係(層級)。一個人看問題有見地,無非看得遠和看得透。看得遠是能看到事務發展的脈絡,找到過去和現在的關係,找得到「迴路」;看得透則是能夠理解事情背後的真正規律,看到事情背後的「層級」。
以下針對「迴路」和「層級」做深入解釋

迴路:設計人生的增長引擎
以時間為關係的系統,會自我增強。(e.g 忙 —亂 — 忙)

四種增長引擎:
1.好習慣
那些能自我增強的正迴圈行為(e.g 學習 — 成長 — 增值 — 學習)
鑑別一個習慣好不好,只需要看他是否能夠產生正迴圈
2.從興趣培養道能力養成
因為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投入足夠多時間練習;因為能力提高,所以更好兌現了價值;因為有所回報,所以更加感興趣;一個愛好逐漸養成了能力。
3.快速學習的知識IPO
透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輸出產品,把自己的思考結果向外輸出,從而吸引更多重要的問題輸入,形成迴圈。
4.企業管理中的「信 —  任」迴圈
因為對某個人有信心,所以授權、委任,對方因為獲得委任和授權,擁有更多機會,產生更大信心。

四種死亡螺旋:
1.窮者越窮
稀缺 —  沒有資源想長遠的事 —  稀缺
2.投入不足
利潤下降導致研發頭路不夠,研發投入不足讓進爭利進一步下降
3.工作狂迴圈
工作狂  —家庭投入少 — 家庭沒成就感 — 工作狂
4.做自己
求認同 —找不到自己 — 求認同
很多「找自己」的人,不管是找夢想還是天賦,內心的訴求是「求認同」。越是求認同,注意力就越放在外界的關注、外界的高手上,也就越難找到自己的天賦、夢想和激情。這也讓他們越來越焦慮。

如何創造正迴圈、停止負迴圈呢?
第一步:識局
了解迴路的短期感受和長期收益相悖。(正迴圈通常剛開始覺得很累,負回圈通常一開始覺得很爽。)當一個體驗短期很爽時,要警惕:長遠的損失是什麼?而當這個體驗短期痛苦的時候,要自我激勵:長期的效益會是什麼?
e.g 正迴圈的學習、健康、習慣剛開始都覺得很累,並不舒服;而負迴圈的開頭: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
試著搭建正循環系統,破壞負循環系統,切斷自毀線路。
逆時間打斷負迴圈:
如果忙得沒空思考,那麼沒空思考是否讓你更忙?如果因為窮,總希望翻盤,那麼總希望翻盤是否讓你更窮?
順著時間搭建正迴圈:
如果寫作能為你帶來名聲,那麼如何用鳴聲幫你更好創作?如果技能精進能讓你獲得成功,那麼如何用成功沆你更加精進?
第二步:學習一些能自動增長的技能
讀寫能力(讓你接觸到更多好數據,成為更好的讀者或寫手)/社交能力(認識更多人,反過來強化社交能力)/解決問題(看到的系統越多,世界對你而言就越簡單)。

層級:看問題很透徹的技術
了解高效能人士自我管理體系:高效能塔,從每一層著手改善讓自己的學習成長更加快速。

1.資源層(執行):個人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情感資源
勤勉的第一重境界:很努力。空出時間精力來學習。
2.方法論層(方法):使用資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論
勤勉的第二重境界:方法勤勉論。更高效率的應用時間、調配精力。
3.目標層(為什麼?):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以及背後的價值判斷
勤勉的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標,戰略勤奮。了解核心的問題,善用「問題樹」

高效能塔的法則:
上層決定下層
目標決定使用方法,要省時間、要出效率,方法不同。
下層無解,向上一層
努力收益不高,就要找方法;方法論太多學不過來,就要重新設定目標。
最後一章節講解高手的內在修煉。因為所有的改變都是逆人性的,除了了解躍遷的技術外,真正推動躍遷的,是了解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作者提出了看世界(開放而專注)、看自己(遲鈍而有趣)、看人際(簡單善良可激怒)的三大觀點。


看世界:開放而專注

所謂開放,意即不害怕分享,流通的系統讓整體受益更大。專注意味著專注在真正重要的價值上。
作者發現,高明與不高明的觀點搭差距不在智商,而是在於眼界。在今天,人與人在知識獲得上是公平的,眼界的差距會回饋到心智上。這個決定因素,就是視野開放。
當你站在趨勢的高度看待產業,站在行業的高度看待企業,站在價值鏈的高度看待自己,你會理解什麼是真正需要專注的競爭力。

專注和專牛角尖的最大區別就是視野,視野來自開放。如果你沒有看到更大的世界,就會總想著「也許有更好的可能呢」;但當你看完了全域,也就更加能夠回來安心做自己。

。開放而專注九律
1.見得人好,經常隨喜讚嘆
2.找到自己領域知識源頭,並分享
3.不隨便崇拜誰,一但崇拜,以他為頂,你的系統又封閉了
4.不再認為自己不喜歡,看不懂的東西就是傻的
5.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釋得通」的上帝視角感理論
6.對水準沒你高的人要寬容,因為你也沒有掌握真理
7.留出10%~30%的時間,給自己不懂也不太會接觸的領域
8.站在更高的角度,發現和專注於自己的獨特之處
9.專注於自己的人生大問題

看自己:遲鈍而有趣

所謂遲鈍,表示延遲獲取資訊。少一些即時追蹤(不論是社群或是新聞),會讓生活更簡單(等到一切都有了結尾再一次了解即可)。有趣代表多元,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挑戰自己 。將生活20%留白,做點幾喜歡但不一定有用的事情)。
作者在書中以蘇軾舉例,說明了「超然」的意義。
所謂超然,就是在每個有限遊戲裡深深入戲,但是依然有跳出無限遊戲的能力。
成功是有限遊戲,成長是無限遊戲;專案是有限遊戲,事業是無限遊戲;生命是有限遊戲,意義是無限遊戲。
e.g 如果沒有意識到,在有限遊戲之外還有無限遊戲,就會太計較得失。一個在辦公室被臭罵的員工,如果想起來這只是職業發展這個無限遊戲裡的一個有線遊戲,他就不會沮喪太久。

。遲鈍而有趣七律
1.對不重要的事,漠不關心
2.忍住第一反應,等待第二反應
3.不追熱點,等要點浮現
4.尋求整體最優解,站在長週期作判斷
5.多元,定期做點不靠譜,有趣但無用的事情
6.成功是小機率事件,找到自己的無限遊戲
7.放下焦慮,不要放下好奇心


看人際:簡單善良可激怒

作者以賽局理論TFT策略為例,表示最成功的方式,即是在第一步合作後,以後每一步,重複對手的行動 — — 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TFT戰略元素:善良、可激怒、寬容、簡單
。善良:第一步總是表達善意,選擇合作,永遠不背叛
。可激怒:對方背叛,及時識別並且一定要報復,不要讓背叛者沒有損失
。寬容:不要因為對方的背叛懷恨在心,對方調整後自己也跟著調整,重新合作,既往不咎
。簡單:邏輯清晰簡單,易於識別,能讓對方在較短時間內理解策略(講清楚自己的原則好惡)

如同開頭所說,此本書含金量太高,只看部份摘錄可能還是會有不解的地方。建議若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購買,好好享受這一本書帶給你的衝擊。<點此購買>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