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心得】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

如果只做真正重要的事,工作其實不用太花時間

今天要分享的書是森川亮,也就是Line的創辦人所撰寫的「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全ての仕事は10分で終わる)。

推薦指數:7/10

Key Takeaway:
1. 掌握20/80法則,做好「重要的事」,就能減少白工
2. 將工作拆解為「事務」和「任務」,以十分鐘為單位下去安排,並讓自己能掌握預估時間的準確性。
3.管好「時間、金錢、生活習慣」三項自我成長KPI,並時時回顧。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效率提升、時間管理的書籍。
森川亮這本書我覺得寫的淺顯易懂,也可以很快的挑選幾個技巧應用在生活上。如同封面所述,作者認為要提高效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挑「重要的事情」、並「高效率(以10分鐘為單位)」的完成。
第一章節作者表明了他認為每件工作其實只需要十分鐘即可完成。當然,所謂的十分鐘是在將任務拆解之後的所需時間,並非廣泛定義所有的工作完成時間都是10分鐘。舉例來說,若要做一個完整的簡報,大概可以切割成如下3個小的子任務:1)決定每張投影片的主題 2)貼上照片或圖片 3)寫上關鍵字。

另外覺得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於公司「會議」的見解。相信大家常會有「時間被會議佔滿,產值低落,整天下來什麼都沒有完成。」這樣的無力感。作者提出關於會議,應該要以以下四點準則下去實施:

1.事前腦力激盪,不要當場想點子
2.一定要有結論(才有產出)>>會議前讓所有人知道該產出什麼
3.要做決定時,會議前先讓大家知道選項
4.會議記錄:只要寫決定什麼即可,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

第二章節講述如何將工作拆寫成十分鐘。作者認為,「工作累積太多」,起因於工作分配不當,導致效率低落。工作,則可區分為是「任務性質」或是「事務性質」。

任務性質:本質性工作,必須用頭腦思考。(舉例:簡報、提案等)
事務性質:機械式工作,不必用頭腦思考。(舉例:印刷、回信等)


Photo by Bret Kavanaugh on Unsplash

即使是一件大型複雜的工作,只要透過分解,就可能變成複數單純的工作。
至於為什麼是10分鐘為單位?則是因為人的注意力有限。即使花費長時間在某項事務上,也很難從頭到尾的專注。因此,將工作拆解為10分鐘的單位,可以有效減少放空以及拖延的時間,更能讓工作方式更有彈性。(短短的10分鐘也可以拿來完成各種事務)

10分鐘任務拆解的好處不僅僅於此。當將任務拆解後,就更能把工作分配出去。當面對自己手忙腳亂、工作負擔過重時,也可以輕鬆的將一個大任務中的幾個子事務交給同事。

除了將任務拆解成10分鐘為單位之外,練習預估任務所需花費的時間並了解實際花費的時間與其的差距,能提升自我管理時的效率。

第三章主要講述如何「不再拖延工作」。最主要的幾個概念,包括放棄完美主義、勇敢推掉做不到的事、以及不煩惱找不到的答案
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懂的盡量交給擅長的人或積極想做的人,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之道。
最後,作者提到想要超越平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反省」。回顧使人成長,透過運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方式不斷超越自己。

自我成長的KPI,是時間、金錢、生活習慣。每個人的KPI,取決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有所不同。透過決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給自己設定的KPI,並不斷地詢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想如何分配生活的比重?」,慢慢的將會感受到自己對於生活的掌控度,並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地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