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心得】[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哲學的經典"電車難題"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是非?(下)



上一篇,我們已經知道在電車難題中雙重效果理論已經不堪使用,那麼人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義務論-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因此作者在第六章提出了康德(Immanuel Kant)的義務論(Deontology),也就是有些事情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絕對不能做的,比如說,刑求犯人。



主要原因其實在經濟學上來看是站得住腳的,叫做「外部成本」。

就是說,假如今天因為一個炸彈犯在台北101的某處放了炸彈,基於時間沒有辦法疏散所有人,只能刑求這個炸彈犯叫他吐實,最後也成功得到了這個情報,解救了在101的35樓星巴克裡愉快喝咖啡的文青們。

皆大歡喜。

只是以後遇到同樣的情況,這次炸彈放在85大樓好了,也要刑求。

再下一次炸彈放在站前新光三越好了,也要刑求。

再下一次炸彈放在帝寶,也要刑求。

再下一次某個小公寓,也要刑求。

然後刑求就再也不是甚麼不能碰觸的問題,遇到(警察認為)不願講實話的犯人就直接刑求吧。管他是炸彈還是酒駕甚麼的(聽起來挺不錯的呢)。

因為開了先例,所以再次遇到類似狀況時,很難不再使用同樣的方法(想想台灣人肯定會說,上次可以這次為什麼不行)。然後洞就越破越大。

這就是外部性。當初開先例的人一點也不用為了之後這些被刑求的人負擔上任何義務與成本。

由此可證真的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另外我們也可以用哈佛大學教授John Rawls所提倡的無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來做解釋(可以看這個影片),就是你沒辦法設想在軌道上另一邊被綁住的那個人是誰的情況下(也許是你的親人,也許是你認識的人),你會怎麼做這個決定?





用中文簡單說就是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去看待道德問題。

綜上,用義務論的角度來重新審制電車難題,就會得到絕對不能讓電車轉向的結果。因為被綁在另一頭軌道上的人可以是任何人,包含你自己。

作者引用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一段話,簡短翻譯如下:

假設有棟大廈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住進去並享有和平與安寧,但代價是有個小女孩的生命必須要被殘害(當作人柱力甚麼的),你會願意接受當這座大廈的建築師嗎?



(這豈不是在說<The Evil Within 2 邪靈入侵 2>這款遊戲嗎?原來這個遊戲的設計人當初也有看杜斯妥也夫斯基啊~看來我該回去好好翻翻這本書了)




雖然這樣的衝突性在藝術上可以被寫成極美的悲劇,但是講實在話,義務論是非常虛無飄渺的東西。

原因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無法用這麼制式的一套規則做事情。

相反的,人類是基本使用理性但更多情況使用直覺來做事情的物種。

書中第九章提到John Rawls(就是無知之幕的提倡者)還提出了一個論點叫做反思均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

大意是說我們會有一套判斷是非道德的原則,但是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就會適當的修正。比如說我們都知道不能說謊,但是爺爺得了癌症,為了讓他能夠繼續開心活下去我選擇說了白色謊言告訴他一切安好。

這時候我們就會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從"絕對不能說謊"變成"在影響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說謊"。這就是處於一種反思均衡。

而這靠得也不是甚麼理性,而是直覺。

直覺上我覺得如果跟爺爺說他得癌症他應該會承受不住,諸如此類的。

而事實上,人類最常用到的直覺是比較性,也就是這本哲學書第八章中提到的最後一種解決電車難題的理論-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

[效益主義-其實沒甚麼事情是不能做的]

說到效益主義,就只能想到邊沁(Jeremy Bentham),雖然他的理論有點過激,就是認為是否要做一個行為的本身在於能否增加整體的快樂(在這一點上是包含外部性的),也就是追求快樂(或說幸福)的極大化。



因此在電車難題中根本沒有任何好猶豫的,1<5,因此讓1個人死是最好的,結案。

這個部分跟義務論是呈現光譜兩端的對比,可以說是結果論(Teleology or Consequentialism)的一種,不看過程,只看結果。

因此不會有任何不能做的事情,只要得到的結果整體來說的是好的即可。

但問題在於,第一,

快樂(或說福祉)該如何衡量?

如果今天綁在鐵軌上的5人是默默無名的勞工階級,另外一邊的1人是愛因斯坦,請問誰輕誰重?

事實上,生命的價值是不平等的,因此光看數字無法簡單算出答案,這並非數學。

因此光是考慮究竟該救哪邊就會耗費所有精神,畢竟效益主義算的是一個整體,但沒有人能從上帝視角看到拯救哪方效益才會較多,也因此就變得無從選擇。

另外一個效益主義的問題在書中有提到,就是效益主義並沒有考量誰是做這個行為的主體,比方說,你到了19世紀的非洲大陸,看到一群殖民者正要處決20個土著,因為你是來客所以給你優惠,讓你處決一個人,這樣他們會放掉剩下19個人。


依照效益主義,當然是要殺1個人來救19個人,但是能下手的畢竟不多,因為很少人可以跨越殺人這條界線。

所以大多情況下效益主義也只是一種理想型態罷了。

只是在直覺方面,我們的確很大程度會依賴效益主義,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跟數學有點像(但是上面已經可以得知這並非1+1=2或1<2這麼簡單)。

打個比方,今天如果把電車難題從5:1改成20:1,也許選擇去轉把手的人就會變多,如果把數字再放大,到1000:1或1000000:1的時候,大概99%的人會選擇去轉動把手。

但是這又回到上面義務論所提的例子,你會為了全世界犧牲一個小女孩嗎?

[所以我們到底會怎麼做?]


到了本書第二部分,開始探討脫離了思想實驗,實際上去測試人們選擇的時候,到底情況會怎麼樣?

結果毫不意外的,有8~9成的人在叉路難題中會選擇推動把手轉換軌道,但只有不到1/4的人在胖子難題中會選擇推下胖子。

但是弔詭的事情來了,語意、主體、題目順序等等,都會影響到人們的答案。像是如果先做了胖子難題再做岔路難題,就反而不會選擇去推動手把。我想這可能是因為要保持自我一致性的關係。

或是把主詞從你改成羅密歐之類的,人們就比較會選擇讓羅密歐去推手把,畢竟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不用承受甚麼壓力。

另外,文化也會產生不同結果,這算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部分則是探討了腦科學與道德的關係,但是因為其實沒甚麼結論所以我覺得不是那麼重要(而且在學生物的眼中,這都是早就知道的東西,像是前額葉受損之類的...)。

簡言之,脫離理論之後,人們的選擇其實是可以預期的(除了這個小朋友....),那麼,到底哲學家還要爭吵甚麼?

我覺得這跟本書第四部份兩點相呼應:

1. 有個理論叫做道德個別主義(moral particularist),也就是不管是雙重效果論、義務論、效益主義這些都好,在不同的情境就用不同的原則,沒有所謂的道德準則,因此嘗試藉由電車難題來討論人類的道德本身就是一件緣木求魚的事情,因為沒有一以貫之的道理在其中。

2. 原本的電車難題是為了要讓我們更了解道德的本質,但結果卻像是一部拖泥帶水的推理小說,變得越來越荒腔走板,誇張的一些惡搞可以看這裡

雖然很搞笑,但是仔細思考還真的可以發現很多不同的學派XD

在裡面我覺得有個案例蠻值得深入探討的:



再來一次義務論吧,這次不是殺人這麼困難的事情了,因此現實生活中會選擇刑求的人可能很多。

但是如同一開始講的,刑求是正當的嗎?

還有,「他不想說」是一種個人自由意志的展現,他不說也沒有犯法(這跟上面提到的炸彈客可是不同的情況),請問我們應該要違反人類的自由意志只是為了拯救另外一批人嗎?


事實上,所謂哲學就是不斷推翻前人的想法重新尋找新價值的一門學科,因此此時的標準答案到了以後不會再適用,換句話說,我認為是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

說穿了,道德其實就跟法律一樣,都是為了人類維繫社會所創造出的規範,所以為什麼會有此一時、彼一時的情境劇就很容易理解了。

因此探討道德的本質是有趣的,但是如果認為道德就是只有唯一一種才說得通,那跟邪教其實就沒甚麼區別了(也就是所謂的道德魔人不是嗎 點這裡)。

本來,解決電車難題,就不是只有扳動手把這個選項而已嘛(點這裡)!

留言

熱門文章